指天道决定人事,人事也可感知天道,二者合而为一。商周时维护统治权之神学理论。《书·泰誓》:“天祐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意谓人间之君、师系天为保护下民而树立的。《诗·大雅·文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即以祖先配天,祈求祖先福佑。战国时思孟学派则视为道德修养之最高目标。宣称“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礼记·中庸》),“得福”、“得祸”亦然。个人道德修养达于“至诚”境界,就可以预见兴亡福祸,如此“则可与天地参矣”。西汉董仲舒将其系统化,认为,天生人之形体、性格、情感和道德,并生万物以养人,派君主以治人,而君主之作为亦能影响天,故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主张“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宋代理学家提出“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全书·语录》),将“天人合一”发展为“天人同一”。
刘元礼:
元济南今属山东人。黑马第五子。宪宗四年1254,为京兆路奥鲁万户。中统四年1263,任兴元、成都等路兵马左副元帅。至元元年1264,任潼川路汉军都元帅。次年,于潼川大败宋夏贵军。驻守眉州今四川眉山。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