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时,官吏于俸禄之外,又依品秩给予各种名色吏力的泛称。吏力,即以低级职吏为官员给事服役。吏力之制始于西晋,吏力之名色有“亲信”、“恩信”、“温信”;东晋称“传诏”、“羊车”、“仗身”、“白从”;十六国后秦时始见称“恤”,以后又称“恤吏”、“亲恤”或“僮恤”。南朝梁有“局足”、“健步”等名色。恤与俸禄、供赐连称为“禄恤”、“俸恤”或“供恤”。吏力之制初行,均为实给现役,其后如不实给现役,则按应给之吏力给予廪赐,或由吏力纳钱代役。故恤又指吏力制所给之廪赐或吏力所纳之代役钱。
敖仓:
秦所置粮仓。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敖山上。水经·济水注:敖山上有城,“秦置仓于其中,故亦曰敖仓城也。”当黄河和济水分流处,中原漕粮集中于此,再西运关中,北输边塞,是秦、汉、三国魏时最重要的粮仓。史记·高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