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厉水之道】厉水之道解释,厉水之道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厉水之道】厉水之道解释,厉水之道来历出处


《列子.说符》:“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有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龞弗能游,鼋鼍弗能居;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并涯止之……丈夫不以错意,遂度而出。孔子问之曰:‘巧乎,有道术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对曰:‘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错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者,以此也。’”又见《说苑.杂言》、《孔子家语.致思》。

孔子在河梁上观水,见一男子出入激流十分自由,便问游水的方术诀窍。游水男子的回答,未讲踏浪之术,却反复强调了不敢用私的忠信之心。剔除了儒家的说教和唯心论的虚伪,内在的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战胜困难的物质力量,也并非妄说。后以此用为宣扬忠信之道的典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附录《观我生赋》:“追风飙之逸气,从忠信以行吟。”

  • 【厉】: 厉 (厲) lì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
  • 【道】: 道 dào 路,方向,途径:道路

  • 说是道非:

    并列 随意议论他人的对与错。喻世明言卷38:“我的父母没眼睛,把我嫁在这里,没来由教他来望,却教别人~。”△贬义。多用于对他人妄加评说。→说三道四 说长道短。也作“说是谈非”。


    历史典故【厉水之道】厉水之道解释,厉水之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踵接肩摩】踵接肩摩解释,踵接肩摩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踵接肩摩】踵接肩摩解释,踵接肩摩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踵接肩摩】踵接肩摩解释,踵接肩摩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厉水之道】厉水之道解释,厉水之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顾令判牛】顾令判牛解释,顾令判牛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顾令判牛】顾令判牛解释,顾令判牛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顾令判牛】顾令判牛解释,顾令判牛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厉水之道】厉水之道解释,厉水之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人欲横流】人欲横流解释,人欲横流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人欲横流】人欲横流解释,人欲横流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人欲横流】人欲横流解释,人欲横流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厉水之道】厉水之道解释,厉水之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梦喜三刀】梦喜三刀解释,梦喜三刀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梦喜三刀】梦喜三刀解释,梦喜三刀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梦喜三刀】梦喜三刀解释,梦喜三刀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厉水之道】厉水之道解释,厉水之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晚生后学】晚生后学解释,晚生后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晚生后学】晚生后学解释,晚生后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晚生后学】晚生后学解释,晚生后学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厉水之道】厉水之道解释,厉水之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撇呆打堕】撇呆打堕解释,撇呆打堕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撇呆打堕】撇呆打堕解释,撇呆打堕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撇呆打堕】撇呆打堕解释,撇呆打堕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