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解释,巧言令色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解释,巧言令色来历出处


也作“巧言善色”。形容花言巧语,内藏祸心而外露和悦。传说虞舜在位时期,大臣皋陶和禹共同讨论天下大计和治国安民之道。皋陶说,重要的在于知人善任,把臣民治理好。禹说,完全做到这些,连帝尧都感到困难啊!知人善任,那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才能用人得当,能够把臣民治理好,便是给他们以恩惠,这样臣民当然会把恩惠记在心中。既然聪明而有恩德,还怕什么欢兜,何必迁徙流放苗民,又何必害怕那些花言巧语、搞献媚取宠的人呢?

【出典】:

《尚书·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例句】:

《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公冶长》:“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管子·任法》:“美者以巧言令色请其主,主因离法而听之,此所谓美而淫之也。” 《史记·夏本纪》:“能知能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


并列 令,美好。言辞说得很巧妙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可亲,以讨好他人。《尚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贬义。用来形容虚伪丑态。↔正言厉色

  • 【巧言】: 表面上好听而实际上虚伪的话。诗·小雅·雨无正:“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汉书·东方朔传:“二人皆伪诈,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清刘大櫆 赠姚咏棠序:“古之怪伟魁梧不世出之士,为巧言所中伤者多矣。” 清陈天华 警世钟:“我晓得洋人初到,一定用巧言哄诱,还要施点小恩惠。”
  • 【令色】: 1.和悦的容色。诗·大雅·烝民:“ 仲山甫 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郑玄 笺:“嘉,美;令,善也。善威仪,善颜色,容貌翼翼然,恭敬。”2.伪善、谄媚的脸色。书·皋陶谟:“能哲而惠,何忧乎 驩兜 ,何迁乎 有苗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后汉书·郎顗传:“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厉内荏,以虚事上,无佐国之实。”魏书·恩倖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

  • 蒋诩径:

    同“蒋生径”。唐 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之三:“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


    历史典故【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解释,巧言令色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钟期流水】钟期流水解释,钟期流水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钟期流水】钟期流水解释,钟期流水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钟期流水】钟期流水解释,钟期流水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解释,巧言令色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盍簪之乐】盍簪之乐解释,盍簪之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盍簪之乐】盍簪之乐解释,盍簪之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盍簪之乐】盍簪之乐解释,盍簪之乐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解释,巧言令色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抟沙弄汞】抟沙弄汞解释,抟沙弄汞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抟沙弄汞】抟沙弄汞解释,抟沙弄汞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抟沙弄汞】抟沙弄汞解释,抟沙弄汞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解释,巧言令色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蕴奇待价】蕴奇待价解释,蕴奇待价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蕴奇待价】蕴奇待价解释,蕴奇待价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蕴奇待价】蕴奇待价解释,蕴奇待价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解释,巧言令色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昂首阔步】昂首阔步解释,昂首阔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昂首阔步】昂首阔步解释,昂首阔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昂首阔步】昂首阔步解释,昂首阔步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解释,巧言令色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鱼变】鱼变解释,鱼变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鱼变】鱼变解释,鱼变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鱼变】鱼变解释,鱼变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