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怨声载道】怨声载道解释,怨声载道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怨声载道】怨声载道解释,怨声载道来历出处


原作怨声满道,形容人们极端不满,怨恨之声充满道路。李固(94-147年),字子坚,汉中南郑(今陕西南郑县)人,司徒李郃子。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年),以群臣荐授议郎。时宦官专权,朝政黑暗,外戚梁商欲揽取声誉,辟之为从事中郎。李固也想靠外戚来限制宦官势力。在致梁商信中说:“从前孝安皇帝在位时,于宫内任用伯荣、樊丰一类女宠宦官,朝政则信任周广、谢恽这班宦官,贿赂公行,升官不按次序,人们议论纷纷,怨言充满街巷。”后来在质帝朝李固与梁商子梁冀共录尚书事,因在拥立桓帝问题上与梁冀发生矛盾,被其害死。

【出典】:

《后汉书》卷63第2078页《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周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例句】: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浙中大扰,无不被家者,其时怨声载道。”


主谓 怨恨之声充道路。邓贤《中国知青梦》:“凡是家里有知青和没有门路把子女搞回城的人家都对知青政策积怨甚深怨声载道,因此曲大妈的诉苦无异于一根导火线,把人们积压已久的愤懑情绪点燃了。”△贬义。用于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而强烈。→民怨盈途 民怨沸腾 天怒人怨↔皆大欢喜 口碑载道 颂声载道 普天同庆 歌功颂德 凫趋雀跃。也作“怨声满道”、“怨声盈路”、“怨声载路”、“载道怨声”。

  • 【怨声】:抱怨声,叫屈声
  • 【载道】: 1.表达一定的思想、道理。 宋周敦颐 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 明宋濂 文原:“世之论文者有二:曰载道,曰纪事。”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祇受失言之愆,致毁载道之器。”2.满路。 明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礼部官房:“每出则鶉衣载道,拥轿叫呼。” 清叶廷琯 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諭令百姓识认领归,一时欢呼声载道。”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谓 神宗 以水旱偏灾,流民

  • 轻裘大带:

    见“轻裘缓带”。太平广记卷492引灵座传:“~,白玉损腰,而森罗于阶下者,其数尤多。”


    历史典故【怨声载道】怨声载道解释,怨声载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白日铭】白日铭解释,白日铭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白日铭】白日铭解释,白日铭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白日铭】白日铭解释,白日铭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怨声载道】怨声载道解释,怨声载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桀逆放恣】桀逆放恣解释,桀逆放恣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桀逆放恣】桀逆放恣解释,桀逆放恣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桀逆放恣】桀逆放恣解释,桀逆放恣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怨声载道】怨声载道解释,怨声载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兼覆】兼覆解释,兼覆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兼覆】兼覆解释,兼覆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兼覆】兼覆解释,兼覆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怨声载道】怨声载道解释,怨声载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似箭在弦】似箭在弦解释,似箭在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似箭在弦】似箭在弦解释,似箭在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似箭在弦】似箭在弦解释,似箭在弦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怨声载道】怨声载道解释,怨声载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西厢赴约】西厢赴约解释,西厢赴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西厢赴约】西厢赴约解释,西厢赴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西厢赴约】西厢赴约解释,西厢赴约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怨声载道】怨声载道解释,怨声载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英茎】英茎解释,英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英茎】英茎解释,英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英茎】英茎解释,英茎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