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jin

磨砺德行,建树功名。《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连动 磨炼德行,建立功名。语出《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全唐文》卷300:“斯固士君子砥行立名,伸首抗迹。”△多用于德才方面。
【砥行】: 砥砺品行,修养道德。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者?” 汉应劭 风俗通·皇霸·三王:“ 舜禹 本以白衣砥行显名,升为天子,虽復更制,不如名著,故因名焉。”北史·薛辩传:“砥行礪心,困而弥篤,服膺教义,爰至长成。”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即日行一善,非年餘不能相準,今已晚矣。但从此砥行,则地狱中或有出时。”
【立名】: 1.树立名声。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唐刘肃 大唐新语·刚正:“汝若事君尽忠,立名千载,吾死不恨焉。” 清龙启瑞 宋伯姬论:“有闻而慕之者,将残身以立名。”2.命名;建立名称。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盖羣论立名,始于兹矣。” 章炳麟 文学说例:“及其立名借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别材:特殊的才能。材,一作“才”。别趣:特殊的韵味。理:道理,义理。作诗须有特殊的才能,与读书多少没有多大关系;诗有一种特殊的韵味,与有无义理没有多大关系。语出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夫诗有别材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