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有优勉、金门、布努、拉珈、莫若等。主要由古代长沙、武陵蛮一部分分化发展而成,亦有源出五溪蛮及山越之说。南朝梁、隋、唐时称莫徭,宋始称傜。唐宋时分布于今湖南大部分地区和广东、广西两省区北部,元明深入两广腹地,明清时曾有部分迁入云南、贵州、江西等省,长期形成在各省山区的大分散、小聚居局面,而以居广西者为最多。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少部分的语言接近壮侗语族,通用汉文。人口2137033人(1990年)。主要从事农业,部分经营林业。善刺绣、挑花、蜡染。以信仰道教为主,同时保留较多原始宗教残余。社会发展不平衡。宋代,居住在平原地区的部分瑶族开始出现封建经济,居住在山区的瑶族社会发展则一直较为缓慢。建国前,一般处于地主经济阶段,自耕自食的小农经济占有较大比重,部分地区保留原始公社残余,民族内部阶级分化不甚明显。社会组织有瑶老制和石牌制。历史上多次举行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斗争,如明大藤峡起义,清赵金龙起义,近代壮、瑶各族的百色起义等,都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建国后实现了社会改革,各项事业均有发展。
秦简:
秦代竹木简。竹木简是秦人主要书写材料。1975年底,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竹简一千一百余支,是首次发现之秦简。简长在23厘米至27.8厘米之间,简文以近似小篆的秦隶书写。其时代早的为战国末年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