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北魏建义元年(528)改唐州为晋州。治平阳县(隋改为临汾县,今山西临汾市)。隋大业初改为临汾郡,义宁初又改为平阳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晋州。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霍州、汾西、洪洞、浮山、安泽等市、县地。贞观十二年(638)移治平阳古城(今临汾市西南)。后复还故治。北宋政和六年(1116)升为平阳府。②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置。治鼓城(今河北晋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晋州、安平、饶阳、武强等市县地。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雍正后不辖县。1913年改为县。
补丁:
清代人丁编审术语。即将新长成人丁抵补老故人丁。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政府颁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措施,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今后派征丁银的常额人丁数,新增人丁不再征收丁银。为防止常额人丁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