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耳视目听】耳视目听解释,耳视目听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耳视目听】耳视目听解释,耳视目听来历出处


用耳朵看,用眼睛听。比喻处事不得其道。《列子.仲尼》记载,传说春秋时,陈国的亢仓子能用耳朵看、眼睛听。鲁国国君听说后用厚礼把他请到鲁国,并问他是否真是如此。亢仓子回答说:“这是误传。我能够做到视听不用耳目,但不能把耳目的功能倒过来。”


并列 古代道家的一种修养境界。他们认为视觉听觉都是由精神主宰的,可以不受器官的限制,看不一定用眼睛,听不一定用耳朵。《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多用于追求的境界方面。

  • 【耳视】: 谓以耳代目。 宋司马光 迂书·官失:“衣冠所以为容观也,称体斯美矣。世人捨其所称,闻人所尚而慕之,岂非以耳视者乎!” 宋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三:“ 宋周朗 有櫝带寳笥著衣之论, 司马文正公 有耳视目食之説,皆足以儆世迷。”参见“ 耳视目听 ”。
  • 【目听】: 1.古代听讼法之一。谓观察受审讯者的眸子而知其曲直。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郑玄 注:“观其眸子,视不直则眊然。” 贾公彦 疏:“目为心视,视由心起。理若直实,视盼分明;理若虚陈,视乃眊乱。”2.谓看人语态即知其意;见人容态即知其所欲言。列子·仲尼:“ 老聃 之弟子有 亢仓子 者,得 聃 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宋苏轼

  • 窃符救赵: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二五七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


    历史典故【耳视目听】耳视目听解释,耳视目听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唐举相】唐举相解释,唐举相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唐举相】唐举相解释,唐举相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唐举相】唐举相解释,唐举相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耳视目听】耳视目听解释,耳视目听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积案盈箱】积案盈箱解释,积案盈箱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积案盈箱】积案盈箱解释,积案盈箱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积案盈箱】积案盈箱解释,积案盈箱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耳视目听】耳视目听解释,耳视目听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落魄不偶】落魄不偶解释,落魄不偶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落魄不偶】落魄不偶解释,落魄不偶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落魄不偶】落魄不偶解释,落魄不偶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耳视目听】耳视目听解释,耳视目听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损人肥己】损人肥己解释,损人肥己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损人肥己】损人肥己解释,损人肥己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损人肥己】损人肥己解释,损人肥己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耳视目听】耳视目听解释,耳视目听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濩落无用】濩落无用解释,濩落无用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濩落无用】濩落无用解释,濩落无用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濩落无用】濩落无用解释,濩落无用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耳视目听】耳视目听解释,耳视目听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退思补过】退思补过解释,退思补过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退思补过】退思补过解释,退思补过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退思补过】退思补过解释,退思补过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