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暂且。要想取得他的东西,必得暂时先给与他一些东西。《战国策.魏策一》:“《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唐史演义》第十四回:“朕所以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得所欲,退归本国,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俟衅,一举可以灭虏了。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就是这种计策。”也作【将欲取之,先必与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先必与之’的原则。”原作【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也简作【欲取姑与】。
其他 想要得到他的东西,必须暂时先给他一些东西。《战国策·魏策一》:“《周书》曰:‘将欲取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多用于写人的处事方法或军事策略方面。→放长线钓大鱼欲擒故纵 ↔赔了夫人又折兵。也作“将夺固与”、“将取固予”、“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幽燕气:
唐.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赵,古代国名,也可说指地名,在今河北及辽宁之一部分,此地民风慷慨豪壮,多信义之士。故“幽燕气”指北方慷慨豪爽、重信守义的气质、风格。后遂用为典实。清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