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商店用金箔贴字或用金粉涂字的招牌。指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后比喻向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孽海花》二五回:“珏斋却只出使了一次朝鲜,办结了甲申金玉均一案,又曾同威毅伯和日本伊藤博文定了出兵朝鲜彼此知会的条约,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鲁迅《花边文学.趋时和复古》:“他虽然自认‘没落’,其实是战斗过来的,只要敬爱他的人,多发挥这一点,不要七手八脚,专门把他拖进自己所喜欢的油或泥里去做金字招牌就好了。”
偏正 原指商店张挂的用金粉涂字的招牌。①比喻在大众中声誉显著。草明《乘风破浪》4:“你们老宋是金字招牌,说到哪做到哪,做不到的就不说。”②比喻气派体面的称号。《孽海花》25回:“(珏斋)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褒义。多用来表示向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
扬州咏: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辞雍氏”:“崔涯者,吴楚之狂生也,与张祜齐名。每题一诗于倡肆,无不诵之于衢路。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错。……又嘲李端端:‘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端端得此诗,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