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过错能改正。《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国语.鲁语上》:“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
主谓 有了过错能及时改正。《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褒义。用于描写悔悟。→有则改之↔死不悔改
以噎废餐:
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南史.贺琛传:“卿又云‘百司莫不奏事,诡竞求进’。今不许外人呈事,于义可否?以噎废餐,此之谓也。”参见“因噎废食”。 见“因噎废食”。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