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教派之一。渊源于十二世纪初创立“他空”见地的域摩·弥觉多吉。其五传弟子衮邦突洁尊追(1243—1313)在今西藏拉孜东北建立觉囊寺,此派即因寺得名。十七世纪前半期,其代表人物多罗那它(1575—1634)应外蒙古喀尔喀部之请,前往传教二十年,此派遂得在外蒙古喀尔喀部流传。多罗那它转世为喀尔喀部土谢图汗之子,即哲布尊丹巴一世(1635—1723)。哲布尊丹巴一世于清顺治六年(1649)进藏学经,达6*赖五世迫令他改宗格鲁派(黄教),此派因此在外蒙古绝传。由于达6*赖五世以此派所倡“他空”见地为“异端邪说”,禁止其经书流通,并强行改此派寺院归格鲁派,十七世纪后半期时,此派在西藏亦告绝传。
票拟:
文书制度。亦称条旨或票旨。始于明宣德中。凡政府处理重要文书,由内阁辅臣先行拟定办法,将所拟批答之辞,墨书写于票签,进呈皇帝,由皇帝朱笔批复。明后期皇帝多不问政,朱批实由宦官掌握。清初沿明制,但不由司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