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死亡或毁灭。《金6*瓶6*梅》一回:“世上人……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到头来同归于尽。”清.李伯元《中国现在记》三回:“黄仲文气的想要不收,又恐怕退了回去,他不添来,并此二十四两同归于尽,于是忍气吞声收下的。”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
述补 尽,死亡。一同死亡或毁灭。语出《列子·天瑞》:“天地终乎? 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麻醉性的作品,是将与麻醉者和被麻醉者同归于尽的。”△多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的毁灭。→玉石俱焚 芝艾俱焚 ↔死里逃生
知恩报恩:
知道受了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三折:“俺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二回:“这虽是小事,也可见得他知恩报恩的诚心。”亦作“知恩报德”。群音类选.红蕖记.触舟谐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