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水泉关。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大谷口。张衡《东京赋》云:“大谷通其前。”即此。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置八关以备黄巾,大谷关即其中之一。
又称水泉关。东汉中平元年(184年)何进所置八关之一。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水泉口。《三国志·吴志·孙坚传》:东汉初平二年(191年),坚讨董卓,“进军大谷,拒雒九十里”,即此。
喜扎嗄尔旗:
旧旗名。194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北索伦镇。1949年撤销,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
历史地名一名水泉关。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大谷口。张衡《东京赋》云:“大谷通其前。”即此。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置八关以备黄巾,大谷关即其中之一。
又称水泉关。东汉中平元年(184年)何进所置八关之一。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水泉口。《三国志·吴志·孙坚传》:东汉初平二年(191年),坚讨董卓,“进军大谷,拒雒九十里”,即此。
喜扎嗄尔旗:
旧旗名。194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北索伦镇。1949年撤销,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