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亦称“傅”。西汉诸侯王国官署置太傅,东汉沿置,改称傅或王傅。三国魏置,六品,为诸王之师。晋初称师,因避司马师之讳,复称傅。南朝宋再改称师,北魏曾于诸王置傅,后皆称师。隋沿置。唐开元初始定名为傅,从三品,掌辅正过失,实为闲职。宋代置为亲王府官,而未尝除授。辽、金、元、明初亦置。金王傅秩正四品。掌师范辅导、参议可否,如亲王在外,兼本京节镇同知。元王傅总领诸王部下军需,封地内诉讼及本位下诸事。元文宗时,威顺王宽彻不花至齐王位下,共四十五王,各设王傅官一至三员。
三才:
①唐时,河内李商隐与太原温庭筠、临淄段成式齐名,时号三才。②古代农业生产中对天、地、人三者关系之看法。始见于周易·说卦:“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