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羿射九日】羿射九日解释,羿射九日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羿射九日】羿射九日解释,羿射九日来历出处


《淮南子.本经训》:“逮尧之时,十日拜出,焦稼禾,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㺄(yàyú,传说中的食人猛兽)、凿齿(传说中的怪兽)、九婴(传说中的九头水火怪)、大风(凶禽)、封豨(大野猪)、修蛇(长大的蟒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南方水泽名)之野,杀九婴于凶水(北方水名)之上,徼大风于青丘(东方地名)之泽,上射十日(高诱注:十日拜出,羿射去九)而下杀猰㺄,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中原地名)。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山海经》亦载此事,不详。

这是古代一个神话故事,说的是尧的时候,天上出了十个太阳,暴烈的日光把草木庄稼都晒得枯焦了,人们没有一点吃的东西;再加上郊野之外有许多凶禽猛兽危害百姓;使那时人民的生活痛苦极了。尧为了救民于水火,便找到一位善射的英雄——羿,让他除灭这些祸患。羿十分勇武,不仅杀灭了各种各样的毒蛇猛兽,而且一口气把天上的太阳也射掉了九个。灾害消除了,万民才得安居乐业。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羿上射九日,下斩猛兽,消除灾害,造福万民,他是古代一位伟大的英雄。后常以“羿射九日”的典故比喻威武雄豪的壮举。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主谓 传说中的英雄羿射下九个太阳。据《淮南子·本经训》载: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树木庄稼都晒死了,老百姓没有东西吃。尧就让羿用弓箭去射太阳,他射掉了九个,留下一个。一说,羿射十日。△褒义。用以描写某种巨大力量或英雄气概。→羿射十日

  • 【羿】: 羿 yì 古人名,传说是中国夏代有穷国的君主,善于射箭
  • 【九日】: 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 三国魏曹植 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天6*皇。” 晋傅玄 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 清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梁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

  • 曲尽其巧:

    曲折而委婉地将其中的巧妙都表达出来。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宋 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引状:“昔祖宗之朝,崇尚辞律,则诗赋之工,曲尽其巧。”


    历史典故【羿射九日】羿射九日解释,羿射九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如饮醍醐】如饮醍醐解释,如饮醍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如饮醍醐】如饮醍醐解释,如饮醍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如饮醍醐】如饮醍醐解释,如饮醍醐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羿射九日】羿射九日解释,羿射九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解释,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解释,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解释,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羿射九日】羿射九日解释,羿射九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互相推诿】互相推诿解释,互相推诿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互相推诿】互相推诿解释,互相推诿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互相推诿】互相推诿解释,互相推诿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羿射九日】羿射九日解释,羿射九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寄书鸿】寄书鸿解释,寄书鸿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寄书鸿】寄书鸿解释,寄书鸿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寄书鸿】寄书鸿解释,寄书鸿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羿射九日】羿射九日解释,羿射九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柴车逢元亮】柴车逢元亮解释,柴车逢元亮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柴车逢元亮】柴车逢元亮解释,柴车逢元亮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柴车逢元亮】柴车逢元亮解释,柴车逢元亮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羿射九日】羿射九日解释,羿射九日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见财起意】见财起意解释,见财起意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见财起意】见财起意解释,见财起意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见财起意】见财起意解释,见财起意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