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和氏璧】和氏璧解释,和氏璧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和氏璧】和氏璧解释,和氏璧来历出处


《韩非子.和氏》载:楚人和氏得玉璞,献之厉王。厉王不识,以和为诳,刖其左足。厉王死,和氏又献璞给武王,武王仍不识,以和为诳,刖其右足。武王死,文王即位,和乃抱璞哭于荆山之下三日三夜。王闻之,使人问之,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对楚王有威无道,玉工有目无识,卞和有志无欺,历代文人有许多吟咏之诗句。唐.胡曾《荆山》诗:“空山落日猿声叫,疑是荆人哭未休。”《醒世恒言》卷十:“可怜和氏璧无瑕,何事楚君终不纳。”

后人亦用“抱璞”比喻腹中有真才实学。元好问《怀益之兄》诗:“抱璞休奇售,临觞得缓斟。”“抱璞”亦指怀才不遇。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

  • 【和氏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武王,王不识玉反断其左足和右足。到文王时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王使人剖璞,果真得到宝玉,名之谓“和氏璧”得楚和氏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
  • 【和氏】: 1. 楚 人 卞和 又称 和氏 得玉璞于 楚 山中,奉而献之 厉王 和 武王 。使玉工辨认之,均曰:“石也。”以诳欺罪,被刖去两足。后又献之 楚文王 ,使玉工理之,果得宝玉。事见韩非子·和氏。后以“和氏”指识才之士。 晋葛洪 抱朴子·塞难:“夫见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 和氏 而后识焉。”2.指怀才不遇之人。 唐刘得仁 送友人下第归省诗:“莫将 和氏 泪,滴著 老莱 衣。”3.借指美
  • 【璧】: 璧 bì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 楚箫:

    文选.王褒〈洞箫赋〉:“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李善注:“江图曰:慈母山,此山竹作箫笛,有妙声。丹阳记曰:江宁县 慈母山,临江,生箫管竹。”慈母山为楚地,因称箫为“楚箫”。亦指其声。宋 周密


    历史典故【和氏璧】和氏璧解释,和氏璧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仙掌】仙掌解释,仙掌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仙掌】仙掌解释,仙掌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仙掌】仙掌解释,仙掌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和氏璧】和氏璧解释,和氏璧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阒其无人】阒其无人解释,阒其无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阒其无人】阒其无人解释,阒其无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阒其无人】阒其无人解释,阒其无人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和氏璧】和氏璧解释,和氏璧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养痈自祸】养痈自祸解释,养痈自祸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养痈自祸】养痈自祸解释,养痈自祸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养痈自祸】养痈自祸解释,养痈自祸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和氏璧】和氏璧解释,和氏璧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怯防勇战】怯防勇战解释,怯防勇战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怯防勇战】怯防勇战解释,怯防勇战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怯防勇战】怯防勇战解释,怯防勇战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和氏璧】和氏璧解释,和氏璧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皂帽辽东客】皂帽辽东客解释,皂帽辽东客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皂帽辽东客】皂帽辽东客解释,皂帽辽东客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皂帽辽东客】皂帽辽东客解释,皂帽辽东客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和氏璧】和氏璧解释,和氏璧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病来如山倒】病来如山倒解释,病来如山倒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病来如山倒】病来如山倒解释,病来如山倒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病来如山倒】病来如山倒解释,病来如山倒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