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广东通行的银两衡量标准。亦称司平、广平。该省以此为标准测定其他平砝之差率。如汕头的直平较之每1000两少3两,遂称997平。广东对外通商较早,这一衡量标准早在16世纪即为外商所知,外商多以此为测定其他平砝之标准。如广平每100两等于上海漕平102.5两;上海计算大条银,用广平而不用漕平。
荡:
诗·大雅篇名。传为周厉王时召穆公作,追述文王指责殷商,借以哀伤当时政治的败坏。
历史知识明清广东通行的银两衡量标准。亦称司平、广平。该省以此为标准测定其他平砝之差率。如汕头的直平较之每1000两少3两,遂称997平。广东对外通商较早,这一衡量标准早在16世纪即为外商所知,外商多以此为测定其他平砝之标准。如广平每100两等于上海漕平102.5两;上海计算大条银,用广平而不用漕平。
荡:
诗·大雅篇名。传为周厉王时召穆公作,追述文王指责殷商,借以哀伤当时政治的败坏。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