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jin
仗节:坚守节操。死义:为正义而死。保持节操,不惜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杜子美《送严武还朝》诗:‘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劝以仗节死义也。”
并列 坚持节操,为正义而死。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杜子美《送严武还朝》诗:‘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劝以仗节死义也。”△褒义。多用于坚守大义方面。
【仗节】: 1.手执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力的象征。汉书·叙传下:“ 博望 仗节,收功 大夏 ;贰师秉鉞,身衅 胡 社。” 唐裴铏 赵合:“但当时时相使余不得仗节出此城,空加一貂蝉耳。” 唐康骈 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相国仗节训兵,援旗誓众。”2.坚守节操。后汉书·吴汉传:“贼众虽多,非有仗节死谊者也。” 宋曾巩 与孙司封书:“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仗节死难之
【死义】: 为义而死。谓恪守大义。吕氏春秋·离俗:“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史记·汲郑列传:“ 淮南王 谋反,惮 黯 ,曰:‘好直諫,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清方兆曾 国士叹诗:“人臣死义不死恩,众人国士何当论。”
失魂落魄:
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失措。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所以一耽了这件滋味,定是无明无夜,抛家失业,失魂落魄,忘飧废寝的。”官场现形记五三回:“尹子崇虽然也同他周旋,毕竟是贼人胆虚,终不免失魂落魄,张皇无措。”亦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