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羊之法。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于高燥之处,竖桑棘木作两圆栅,各五、六步许。积茭(青饲料)著栅中,高一丈亦无嫌。任羊绕栅抽食,竟日通夜,口常不住。终冬过春,无不肥充。”此法优点,是可完全满足羊之食欲;避免羊践踏干草,造成浪费;节省劳力,加一次草可维持几天,不需经常加草;以及可保持和加强羊群之卫生与活动。
课利科: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置于户部,掌诸军酒课,以及卖田投纳牙契之事。由左曹郎官领之。
历史知识古代养羊之法。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于高燥之处,竖桑棘木作两圆栅,各五、六步许。积茭(青饲料)著栅中,高一丈亦无嫌。任羊绕栅抽食,竟日通夜,口常不住。终冬过春,无不肥充。”此法优点,是可完全满足羊之食欲;避免羊践踏干草,造成浪费;节省劳力,加一次草可维持几天,不需经常加草;以及可保持和加强羊群之卫生与活动。
课利科: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置于户部,掌诸军酒课,以及卖田投纳牙契之事。由左曹郎官领之。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