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特定的科目。仿金代女直(女真)进士科而设,专限八旗子弟应试。清初,满文与汉文相辅而行,故汉人之得庶吉士者,往往令其学习满文。其后满人多已汉化,满文用处不多,而满人能通满洲语文者亦日见其少,因此设置此科以为八旗士子进身之阶。分为满洲翻译与蒙古翻译两种。凡以满文译汉文,并以满文作论者为满洲翻译;以蒙古文译满文者为蒙古翻译。亦分童试、乡试、会试,与文武科相同。顺治时只考取翻译生员,雍正间又考取举人,乾隆时始定会试中式后复试及格者赐进士出身,满洲翻译以六部主事任用,蒙古翻译则分发至理藩院任用,道光末年又规定复试优等者可充任翰林院庶吉士,但员额仅一、二名,无殿试分甲之例。凡由翻译科取得生员、举人、进士者,均加“翻译”二字,以区别于一般的进士科。
城门领:
官名。清朝八旗步军营所属掌管京师城门之长官。康熙十三年1674设。初名“城门尉”,后改称“城门领”。从四品。掌理门禁事务。额设满洲十八人,守内九门,每门二人; 汉军七人,守外七门,每门一人。所领守城
历史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