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伍子胥列传》载:吴国的太宰嚭受越贿赂,在吴王夫差面前,每进谗言,陷害伍子胥,并且“愿王早图之”。吴王听信谗言,“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在临死前,“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事果如伍员所料,公元前四百七十三年,越攻破吴国,夫差自6*杀身死,吴国遂亡。
关于伍子胥“抉目悬门”的事,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一书也有记载:伍员谏吴王说:“王若觉悟,吴国世世存焉;若不觉悟,吴国之命斯促矣!员不忽称疾辟易,乃见王之为擒;员诚前死,挂吾目于门,以观吴之丧!”后人在诗文中用“抉目悬门”的典故比喻被冤屈的忠烈之士,死不瞑目的悲愤心情。
宋.陆游《书愤》诗:“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见“抉目吴门”。傅尃《次韵和亚子》:“抚头看镜斯何事,抉目悬门事可哀。”
天骄种:
借指边地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宋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词: “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 参见:○天骄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