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不谋而同】不谋而同解释,不谋而同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不谋而同】不谋而同解释,不谋而同来历出处


亦作“不谋而合”。谋:商议。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或行动却相同。汉献帝建安中,阎行奉韩约之命出使曹操,甚得厚遇,被曹操推举为犍为太守,并让他劝说韩约归降。阎行为表示忠心,把父亲送入京都充宿卫,并游说韩约也送子入京。后马超起兵反曹,推举韩约为都督。阎行劝谏韩约不要和马超联合。韩约不听,并对他说:“如今诸将不经商量便众口一辞,都说要攻打曹操,这好象是上天注定的。”于是与马超合兵东向攻曹,被曹操打败,在京城为质的子孙也被杀。

【出典】:

《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卷15第476页:“马超等结反谋,举约为都督。……行谏约,不欲令与超合。约谓行曰:‘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乃东诣华阴。”

【例句】:

唐·韩愈《请上尊号表》:“考其所陈,中于义理,天人合愿,不谋而同,非臣之愚所敢隐蔽,辄冒死以闻,伏乞天恩。” 清·黄宗羲《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师未尝见泰州之书,至理所在,不谋而合也。” 陈天华《绝命书》:“幸而各校同心,八千余人不谋而合,此诚出于鄙人预料之外,且惊且惧。”


见“不谋而合”。《三国志·魏书·张既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 【不谋】: 1.不商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閭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三千景附,八百不谋。” 李善 注:“不谋同辞,不期同时,一朝会 武王 於郊下者八百诸侯。”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会有买妾者,急货之。妻以其不谋故,罪 柴 ,益迁怒女,詬駡益毒。”2.不谋求。书·盘庚中:“汝不谋长,以思乃灾,汝诞劝忧。” 晋
  • 【同】: 同 tóng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

  • 感慨激昂:

    情绪激动,精神昂扬。清 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魏禧〕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摹画淋漓。”清 龚自珍明良论三:“其始也,犹稍稍感慨激昂,思自表见


    历史典故【不谋而同】不谋而同解释,不谋而同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调羹心事】调羹心事解释,调羹心事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调羹心事】调羹心事解释,调羹心事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调羹心事】调羹心事解释,调羹心事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不谋而同】不谋而同解释,不谋而同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万室之邑】万室之邑解释,万室之邑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万室之邑】万室之邑解释,万室之邑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万室之邑】万室之邑解释,万室之邑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不谋而同】不谋而同解释,不谋而同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棘心】棘心解释,棘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棘心】棘心解释,棘心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棘心】棘心解释,棘心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不谋而同】不谋而同解释,不谋而同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饰非文过】饰非文过解释,饰非文过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饰非文过】饰非文过解释,饰非文过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饰非文过】饰非文过解释,饰非文过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不谋而同】不谋而同解释,不谋而同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真人不露相】真人不露相解释,真人不露相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真人不露相】真人不露相解释,真人不露相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真人不露相】真人不露相解释,真人不露相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不谋而同】不谋而同解释,不谋而同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先难后获】先难后获解释,先难后获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先难后获】先难后获解释,先难后获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先难后获】先难后获解释,先难后获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