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jin

官署名。北魏明元帝时改国子学置,属中书省。是培养高级统治人材的学校,主要招收鲜卑及汉人士族子弟为中书学生,有时由皇帝特旨指定某人子弟为中书学生。学生毕业后多升为内外要职,是当时的主要仕进途径之一。以博学之士担任中书教授博士、中书教学博士和中书助教博士,为学生讲授经义。孝文帝太和(477—499)中,复改为国子学。
官学名。《魏书·儒林传》记北魏太宗世改国子学为中书学,归中书省管辖,置教授博士。学生都以高爵贵游子弟补入,常例迁任秘书中散,中书学成为中书省贮才养士之所。太和中复改中书学为国子学,中书教授博士为国子博士。
【中书学】: 犹太学。 北魏 时的中央教育机构。北史·儒林传序:“ 明元 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魏书·李訢传:“为中书学生, 世祖 幸中书学,见而异之。”周书·崔彦穆传:“年十五,与 河间刑子才 、 京兆韦孝宽 俱入中书学,偏相友爱。”
【中书】: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成帝 时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 颜师古 注:“中书,天子所藏之书也。”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 元年,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李贤 注:“中书,内中之书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日於苑中习焉” 裴松之 注引吴历:“ 亮 数出中书视 孙权 旧事。”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
【学】: 学 (學) xué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
宫师府:
官署名。金朝置。掌保护东宫,导以德义。海陵王天德四年1152正目始设,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詹事院詹事、三寺、十率府等皆隶之。 官署名。金置,掌保护东宫
历史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