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其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应休琏(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昔伊尹辍耕,郅恽投竿,思致君于有虞,济蒸人于涂炭。”
孟子指出,伊尹辍耕出仕,是为了以自己的智能德行,辅佐商汤使之成为尧舜一样的贤君明干,“致君于有虞”即此义。后用为咏匡主济世之典。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仕宦至公相,致君作尧汤。”
曳娄:
诗.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毛传:“娄亦曳也。”孔颖达疏:“曳者,衣裳在身,行必曳之;娄与曳连,则同为一事。”后因以“曳娄”指穿戴。宋 苏轼谢除兵部尚书赐对衣金带马状:“蒙恩赐臣衣一对,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