粝: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饭食。形容生活清苦。《云笈七签》卷一一五:“〔梁母〕粗衣粝食之外,所得施诸贫病。”明.徐元《八义记.宣子避仇》:“茅檐且暂留,但粗衣粝食,足以充口,权时生受。”亦作“粝食粗衣”。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一二出:“奴供备粝食粗衣。”金.马钰《西江月》词:“不耻蓬头垢面,不嫌粝食粗衣。”
并列 粝,粗米。粗劣的衣服和饭食。形容生活清苦。姚雪垠《李自成》1卷14章:“他一贯粗衣粝食,与弟兄们同甘共苦。”△用于生活。→粗衣恶食。也作“敝衣粗食”、“敝衣粝食”、“粝食粗衣”。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晏子春秋•问上:“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