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美好,温文尔雅。北周.庾信《枯树赋》:“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代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高低尽道好儿郎,远近皆言骨气异;长成了身为大丈夫,风流儒雅真公子。”《镜花缘》一九回:“而且无论男妇,都是满脸书卷秀气,那种风流儒雅光景,倒像都从这个黑气中透出来的。”亦作“风流尔雅”。《野叟曝言》四二回:“鸾吹向日只知道始升博学能文,风流尔雅,不知他心术如何。”
并列 儒雅,学识深湛,气度雍容。学识渊博,举止潇洒,很有风度。唐·杜甫《咏怀古迹》:“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褒义。多用于人的品格方面。也作“风流尔雅”、“风流文雅”、“儒雅风流”。
黄金台下客:
宋.恭帝在燕京作:“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原诗见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标题为宋诗纪事所加)赵显(xiǎn)是南宋王朝的末代皇帝,他被元人俘虏到大都,怀念临安而作此诗。大意为: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