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术语。指知识(或道德观念)和行为(或行动)之间的关系。《左传·昭公十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提出“知易行难”的知行观。《老子》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都认为“知”可以脱离“行”而存在。荀子则主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强调知来源于行,行高于知,学问的目的在于实行。南宋朱熹提出“知先行后”说,主张先具备知识或伦6*理观念然后再去实行。明王守仁批评朱熹将“知、行分作两件”(《传习录下》),提出“知行合一”说,归行于知,以知代行。王廷相提出“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王氏家藏集·与薛君采二首之二》)以行出真知的灼见与理学家的知行观相对立。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重申行是知的基础,认为“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尚书引义·说命中二》)。近代谭嗣同主张“贵知不贵行”,他说:“知者,灵魂之事也;行者,体魄之事也。……是行有限,而知无限;行有穷,而知无穷也,且行之不能及知,又无可如何之势也。……僻儒所患能知而不能行者,非真知也,真知则无不能行矣。”(《仁学》)孙中山在承认“能实行便能知”的基础上提出“行易知难”说,包含了知来源于行的观点,并且在“行”的概念中包括了自然科学实验。
王鼎:
①北宋大名馆陶今属河北人,字鼎臣。王沿子。第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历提点江东、两浙刑狱。庆历新政期间,以擿发所部官吏过失无所隐,与杨紘、王绰被目为“三虎”。入朝为开封府及三司盐铁判官等。明敏强直,不避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