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郎别称。《后汉书·虞翊传》载: 翊为尚书仆射,上言: “台郎显职,仕之通阶。”宋朝为尚书省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合称。《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之一九: “初于都司置吏设案,而议者谓台郎宰掾不当自为官司,遂随尚书省诸房分治所领之事。”
即尚书郎。《后汉书·百官三·尚书》:“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本注曰: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注:“蔡质《汉仪》曰:尚书郎初从三署诣台试,初上台称守尚书郎,中岁满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后汉书·虞诩传》:“台郎显职,仕之通阶。今或一郡七八,或一州无人,宜令均平,以厌天下之望。”《晋书·贺循传》:“臣等伏思台郎所以使州,州有人,非徒以均平显路,惠及外州而已。”
巡按使:
官名。民国初军民分治,各省设民政长,民国二年改称巡按使,掌全省民政及巡防队、警备队等,并受中央政府的特别委任,监督财政、司法行政等事,民国五年,改称省长。 官名。北洋政府於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
历史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