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清同治《阳城县志》卷4:寿圣寺“在县西北四十里。后唐僧宗慜建。天成二年舍利放光,宋初改为泗州院。毁于真宗时。天禧间僧法澄等重建,治平四年赐额寿圣”。
鲜支涧:
亦作解支涧、西支涧。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晋书· 沮渠蒙逊载记: 东晋义熙十三年 417,北凉 “ 沮渠 蒙逊为李士业败于鲜支涧”。资治通鉴: “ 李 歆与战于解支涧,大破之。”
历史地名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清同治《阳城县志》卷4:寿圣寺“在县西北四十里。后唐僧宗慜建。天成二年舍利放光,宋初改为泗州院。毁于真宗时。天禧间僧法澄等重建,治平四年赐额寿圣”。
鲜支涧:
亦作解支涧、西支涧。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晋书· 沮渠蒙逊载记: 东晋义熙十三年 417,北凉 “ 沮渠 蒙逊为李士业败于鲜支涧”。资治通鉴: “ 李 歆与战于解支涧,大破之。”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