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蒙古国西北之色楞格河。《资治通鉴》:唐龙朔二年(662),郑仁泰等伐铁勒,败铁勒于天山。“仁泰将轻骑万四千,倍道赴之,遂逾大碛,至仙萼河”。胡三省注:“《新(唐)书》:回鹘牙北六百里至仙娥河。”《方舆纪要》卷45仙萼河“仙娥即仙萼之讹也”。
即“仙娥河”。
昭应县:
唐天宝七年 748 改会昌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 为避玉清昭应宫名,改名临潼县。 古县名。唐天宝七载748年改会昌县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属京兆府。北宋大
历史地名今蒙古国西北之色楞格河。《资治通鉴》:唐龙朔二年(662),郑仁泰等伐铁勒,败铁勒于天山。“仁泰将轻骑万四千,倍道赴之,遂逾大碛,至仙萼河”。胡三省注:“《新(唐)书》:回鹘牙北六百里至仙娥河。”《方舆纪要》卷45仙萼河“仙娥即仙萼之讹也”。
即“仙娥河”。
昭应县:
唐天宝七年 748 改会昌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 为避玉清昭应宫名,改名临潼县。 古县名。唐天宝七载748年改会昌县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属京兆府。北宋大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