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词典【大学士】大学士介绍,大学士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大学士】大学士介绍,大学士历史知识


官名。始置于唐代。景龙二年(708),于修文馆(弘文馆)置大学士四人,以象征四时,学士八人,以象征八节,直学士十二人,以象征十二时。此后员额稍有减少,俱以能文之士为之。天宝二年(743),于崇玄馆置一人,至德二载(757)又置于集贤院。贞元四年(788)皆罢。多由宰相兼领。宋因唐制,分设于集贤殿、昭文馆、观文殿、资政殿,掌侍从顾问。元丰改制,废集贤殿、昭文馆所置大学士。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丞相,十五年仿宋制于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分置大学士,侍左右,以备顾问。文华殿亦置,掌辅导太子。成祖时,选翰林官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人渐升为大学士,但官阶仅五品。仁宗增谨身殿大学士。后,大学士常以三孤兼尚书,为内阁长官。阁臣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占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郊祀、巡幸则扈从。御经筵,则知经筵或知经筵事。东宫太子出閤讲读、冠婚,进士题名,大典礼,宗室请名、请封,诸臣请谥,均领其事。常侍皇帝殿阁之下,位极尊崇。世宗改置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清代于崇德元年(1636)五月内三院置大学士四人,内国史院、内弘文院各一人,内秘书院二人。顺治元年(1644)置满、汉大学士,不备官,兼各部尚书衔。十五年改内三院为内阁,遂为内阁主官。有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殿阁衔,仍兼尚书。十八年复内三院旧制。康熙九年(1670)再改内三院为内阁,置满、汉大学士共四人。雍正时有署大学士、额外大学士之称。雍正九年(1731)增协办大学士,遂成定制。乾隆十三年(1748)始定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去中和殿衔,增体仁阁衔,以三殿三阁为定制。唯保和殿不常置。五十八年停兼尚书衔。品秩初定满官正一品,汉官正二品。顺治十五年均改正二品,雍正八年均升正一品。清代大学士官阶虽高,实权则远不及明代,清初有议政处限制其权力,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大学士的实权更逊于旧。但任军机大臣首领者,除亲王外,必为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置责任内阁,大学士遂废。

  • 【大学士】: 官名。 唐中宗景龙 二年, 修文馆 置大学士四人。此大学士之始,然不常设。 宋 沿 唐 之旧, 昭文馆 、 集贤殿 大学士,皆宰相领之。 明 代始专以殿阁大学士为宰辅之官,然官阶仅五品,其职务是替皇帝批答奏章、承理政务。自 宣宗 时乃以师保尚书兼大学士,官尊于六卿,职近宰相,称为“阁老”。 清 因之,设内阁大学士四人,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二人,为从一品,成为文臣最高的官位,称为“中堂”。
  • 【大学】: 1a ∶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2 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3 大学的校舍
  • 【士】: 士 shì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

  • 完颜撒合辇:

    ?—1232 金女真人,字安之。累迁同签枢密院事。宣宗病危,拥哀宗即帝位有功,甚见亲信。正大元年1224,以原职兼同判大睦亲府事。后被谏官劾以谄佞纳贿及不公等事,出任中京留守,兼行枢密院事。九年,中京


    历史词典【大学士】大学士介绍,大学士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六畜籍】六畜籍介绍,六畜籍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六畜籍】六畜籍介绍,六畜籍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六畜籍】六畜籍介绍,六畜籍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大学士】大学士介绍,大学士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永弘】永弘介绍,永弘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永弘】永弘介绍,永弘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永弘】永弘介绍,永弘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大学士】大学士介绍,大学士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思城州】思城州介绍,思城州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思城州】思城州介绍,思城州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思城州】思城州介绍,思城州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大学士】大学士介绍,大学士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洪芹】洪芹介绍,洪芹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洪芹】洪芹介绍,洪芹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洪芹】洪芹介绍,洪芹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大学士】大学士介绍,大学士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上海县】上海县介绍,上海县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上海县】上海县介绍,上海县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上海县】上海县介绍,上海县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大学士】大学士介绍,大学士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颜盏】颜盏介绍,颜盏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颜盏】颜盏介绍,颜盏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颜盏】颜盏介绍,颜盏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