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萧寺】萧寺解释,萧寺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萧寺】萧寺解释,萧寺来历出处


也作“萧家寺”。据传梁武帝萧衍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曰“萧寺”,后世称佛寺为萧寺。常用以歌咏寺院、佛寺。任孝恭少时在萧寺跟随萧子云法师读经论,明佛理,坚持蔬食斋戒,极为虔诚。任孝恭临淮(今安徽灵壁县)人,字孝恭,幼孤,事母以孝闻,精力勤学,家贫无书,常辗转向人借读,每读一遍,则诵无遗。高祖闻其有才学,召入西省撰史。任司文侍郎、中书舍人等职。

【出典】:

《梁书》卷50《文学下·任孝恭传》726页:“孝恭少从萧寺云法师读经论,明佛理,至是蔬食持戒,信受甚笃。”

【例句】:

唐·杨炯《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唐·韩翃《留题宁川香盖寺壁》:“爱远登高尘眼开,为怜萧寺上经台。” 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唐·陆畅《送深上人归江南》:“江南无限萧家寺,曾与白云何处期。” 唐·刘沧《题龙门僧房》:“禹门山色度寒磐,萧寺竹声来晚风。” 唐·刘沧《秋日山寺怀友人》:“萧寺楼台对夕阴,淡烟疏磬散空林。” 唐·刘沧《晚春宿僧院》:“萧寺春风正落花,淹留数宿惠休家。”

  • 【萧寺】: 唐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李贺 《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 竺国 来。” 元王实甫 《西
  • 【萧】: 萧 (蕭) ā 即“艾蒿”。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 〔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
  • 【寺】: 寺 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寺(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观(刵 )。* 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笔画数:; 部首:寸; 笔顺编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见〔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历史典故【萧寺】萧寺解释,萧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肆口而食】肆口而食解释,肆口而食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肆口而食】肆口而食解释,肆口而食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肆口而食】肆口而食解释,肆口而食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萧寺】萧寺解释,萧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留落不遇】留落不遇解释,留落不遇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留落不遇】留落不遇解释,留落不遇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留落不遇】留落不遇解释,留落不遇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萧寺】萧寺解释,萧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一岁三迁】一岁三迁解释,一岁三迁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一岁三迁】一岁三迁解释,一岁三迁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一岁三迁】一岁三迁解释,一岁三迁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萧寺】萧寺解释,萧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卫玉】卫玉解释,卫玉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卫玉】卫玉解释,卫玉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卫玉】卫玉解释,卫玉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萧寺】萧寺解释,萧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子云投阁】子云投阁解释,子云投阁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子云投阁】子云投阁解释,子云投阁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子云投阁】子云投阁解释,子云投阁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萧寺】萧寺解释,萧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车辙马迹】车辙马迹解释,车辙马迹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车辙马迹】车辙马迹解释,车辙马迹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车辙马迹】车辙马迹解释,车辙马迹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