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敛怨”。谓不顾民众怨恨而献媚于上。《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元年》:“上生日,诸道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直缗钱二十四万。常衮上言,以为‘节度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敛怨求媚,不可长也’。”
连动 不顾人民怨恨而横征暴敛,以取媚于上。《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元年》:“上生日,诸道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值缗钱二十四万。常衮上言,以为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敛怨求媚,不可长也。”△贬义。多用于描写佞臣之态。
飂叔豢龙: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晋.杜预注说,飂是古国名,叔安是其君名),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董,氏曰‘豢龙’。”传说虞舜时有一个叫董父的人,能畜龙。因为畜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