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cidianwang.com/file/lishi/4132437218.jpg"/>
四川地区的古文化遗址。位于广汉南兴乡(旧名中兴场),1929年以来在这一带出土过玉器和石器。1980年起进行较大规模发掘,发现房址十八座、灰坑三个、墓葬四座。遗址共分五层文化层,分为四期。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多手制,少数轮制,除盉外不见三足器;纹饰以绳纹为最多,至晚期出现云雷纹。生产工具主要是小型磨制石器,如斧、、凿、纺轮。房屋为地面木结构建筑,房顶盖草。遗址年代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周之际。以此遗址为代表的文化,学者建议称为“三星堆文化”,分布于成都、新繁、广汉、阆中、汉源一带。在三星堆遗址发现有土埂构成的“城墙”,内约6平方公里,遗址即在其中。1986年又发现两处相距约30米的祭祀坑,出土大量青铜器和玉石器等。其中包括高1.72米的青铜人像,高数十厘米至1米不等的青铜人头像、人面像多件,高1.4米布有奇禽异兽的青铜神树,还有约1.4米长的金杖及金面具,以及带有商文化特色的铜罍、铜尊等,但多数是与中原不同或尚需辨认的器物。其年代相当于商代后期,应为占蜀国的遗存。
" />
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人面像
马国贤:
1682—1745 意大利人。天主教布教会传教士。康熙四十九年1710来华。次年抵京,任宫廷画师,曾刻皇舆全览图于四十四块铜板上,运往欧洲,重新制版印刷一百幅。雍正元年1723返意。1732年在那不勒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