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jin

汉.刘向《说苑.政理》:“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谷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齐桓公时,有一隐者,不问世事,不与世争,有少年夺走他的马驹,他也不计较,时人称他为愚公,居所之处称愚公谷。后遂用为隐居处所之典。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
【愚公谷】: 在 山东省淄博市 西。 汉刘向 说苑·政理:“ 齐桓公 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 愚公之谷 。’ 桓公 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 愚公之谷 。’”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 时水 又屈而逕 杜山 北,有 愚公谷 。”后以喻隐居之地。 宋
【愚公】: 1.“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亦常用以比喻作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宋辛弃疾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词:“青山不解乘云去,怕有 愚公 惊着汝。” 明夏完淳 大哀赋:“人容鼓吏之狂,世笑 愚公 之癖。” 清陈维崧 洞仙歌·善权洞词:“天风忽下,劈破青红茧, 夸父 、 愚公 费裁剪。”2.泛指隐者。 唐高适 封丘作诗:“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揣摩慙黠吏,栖隐谢 愚公
【谷】: 谷 (③④穀) gǔ 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谷
捉月沉江:
参见:捉月仙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