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北魏“三都大官”的省称。
(1)东汉时以东都洛阳、西都长安与南都宛(南阳郡治)合称三都。(2)指三国时魏都邺、蜀都成都、吴都建业。(3)唐显庆二年(公元617年)建洛阳为东都,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建晋阳为北都,而京师长安在西,号称西都,合称三都。
扫虏将军:
官名。西晋时,汲桑曾署石勒为之。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508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大通三年 529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一班。陈改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八品
历史官职即北魏“三都大官”的省称。
(1)东汉时以东都洛阳、西都长安与南都宛(南阳郡治)合称三都。(2)指三国时魏都邺、蜀都成都、吴都建业。(3)唐显庆二年(公元617年)建洛阳为东都,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建晋阳为北都,而京师长安在西,号称西都,合称三都。
扫虏将军:
官名。西晋时,汲桑曾署石勒为之。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508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大通三年 529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一班。陈改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八品
历史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