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刳肠】刳肠解释,刳肠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刳肠】刳肠解释,刳肠来历出处


《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明日,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园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笑。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笑,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

刳,义为挖出,掏空。传说中的神龟虽有灵气却遭掏肠之患。后世遂将“刳肠”用作事物常因特异而反遭残害的典故。

唐.白居易《答桐花》:“老龟被刳肠,不如无神灵。”

  • 【刳肠】: 剖腹摘肠。庄子·外物:“ 仲尼 曰:‘神龟能见梦於 元君 ,而不能避 余且 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 宋苏轼 岐亭诗之二:“刳肠彼交病,过分我何得。”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十章:“稍遇矢石、锋鏑、鎗礮、毒烟,即刳肠断头,血溅原野,肢挂林木,或投河相压。”
  • 【刳】: 刳 kū 从中间破开再挖空:刳木为舟
  • 【肠】: 肠 (腸) cháng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肠子

  • 比干谏死:

    同“比干剖心”。唐 李白古风五十一:“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唐 卢仝感古诗之二:“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历史典故【刳肠】刳肠解释,刳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千金鹿】千金鹿解释,千金鹿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千金鹿】千金鹿解释,千金鹿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千金鹿】千金鹿解释,千金鹿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刳肠】刳肠解释,刳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黄犬吠柴门】黄犬吠柴门解释,黄犬吠柴门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黄犬吠柴门】黄犬吠柴门解释,黄犬吠柴门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黄犬吠柴门】黄犬吠柴门解释,黄犬吠柴门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刳肠】刳肠解释,刳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南牧】南牧解释,南牧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南牧】南牧解释,南牧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南牧】南牧解释,南牧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刳肠】刳肠解释,刳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虎渡江】虎渡江解释,虎渡江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虎渡江】虎渡江解释,虎渡江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虎渡江】虎渡江解释,虎渡江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刳肠】刳肠解释,刳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周嵩狼抗】周嵩狼抗解释,周嵩狼抗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周嵩狼抗】周嵩狼抗解释,周嵩狼抗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周嵩狼抗】周嵩狼抗解释,周嵩狼抗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刳肠】刳肠解释,刳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沈诗任笔】沈诗任笔解释,沈诗任笔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沈诗任笔】沈诗任笔解释,沈诗任笔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沈诗任笔】沈诗任笔解释,沈诗任笔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