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注引《东轩笔录》(宋.魏泰撰):“公(范仲淹)少与刘某同上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酢木](疑为酢,酢是醋的本字,引申凡酸味者皆曰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啗之。如此者三年。”此事又见《书言故事》“苦学类”“断齑画粥”。
宋范仲淹少时,勤学刻苦,曾断齑为菜,划粥分餐。“断齑画粥”又作“断齑块粥”,后常用以比喻生活贫苦。
《故事成语考.饮食》:“苦学仲淹,惟有断齑画粥。”
并列 齑,咸菜一类的食物。形容生活清苦。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载:“范仲淹少时穷,在僧寺里苦读,经常煮一锅粥,等到粥凝结后,用刀画为四块,早晚各取食两块,再切上一点咸菜作为全天食物。”清·林昌彝《海天琴思录续录》2:“断齑画粥宿僧寮,忧乐关心志未消。”※画,通“划”。△用于生活贫困方面。也作“断齑块粥”。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同大家整天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对付!形容某些无所事事,胸无大志的人。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