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大冶市区西南的西畈乡。据史载,东周时楚熊渠次子熊江曾受封于此。城垣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东西城垣保存较好,为黄灰土夯筑而成,残存高度4鄂王城5米,城门两处,城外有护城河遗迹,与高河港相通。在城址西部,还有成群的封土堆,最大的高约3米,直径约20米,经勘探,属与城址同期的土坑竖穴墓。城内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以建筑遗物为最多,另有一些陶器和铜器,还出土过一枚金质楚币“陈爰”。整座城址台地高出周围地面5—10米。时代上限为春秋晚期,下限延续到战国晚期。城址对于研究楚国中晚期历史,有重要意义。
资中郡:
北周置,属资州。治所在磐石县 今四川资中县北三里。辖境相当今四川资中、内江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置,治资阳县今四川资阳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资阳市。保定五年565年移治盘石县今资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