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顾后,疑虑多端的怯弱状态。《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淮南子.说林训》:“畏首畏尾,身凡有几?”高诱注:“畏始畏终,中身不畏,凡有几何?言常畏也。”
并列 前也怕,后也怕,形容胆小怕事,顾虑很多。语出《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晋书·慕容廆传》:“孤军轻进,不足使勒畏首畏尾,则怀旧之士欲为内应,无由自发故也。”△贬义。多用于描写顾虑重重,胆小怕事。→前怕狼,后怕虎 畏葸不前 瞻前顾后缩手缩脚 ↔无所畏惧 勇往直前
流槎:
源见“乘槎”。指河中漂浮的舟筏。北周 庾信杨柳歌诗:“流槎一去上天池,织女支机当见随。”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