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初指同一宗族之人。《左传·昭公六年》:“女(汝)丧而宗室,于人何有?人亦于女(汝)何有?”《晋书·张昌传》:“惟江夏旧姓江安令王伛、秀才吕蕤不从。昌以三公位征之,伛、蕤密将宗室北奔汝南,投豫州刺史刘乔。”亦特指国君或皇帝的宗族。《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汉书·平帝纪》:“惟宗室子皆太祖高皇帝子孙及兄弟吴顷、楚元之后,汉元至今,十有余万人。”其后则专指皇帝的宗族,即皇族。顾炎武《日知录·上下通称》:“今人以皇族称为宗室,考之于古不尽然,凡人之同宗者,即相谓曰宗室。”清制,皇族又按血缘的近远亲疏,分为宗室和*觉罗。凡太祖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之直系子孙方称为宗室。因腰系金黄色带子为标志,又俗称为“黄带子”。②指*宗庙。《诗·召南·采苹》:“于以奠之?宗室牖下。”毛传:“宗室,大宗之庙也。大夫、士祭于宗庙,奠于牖下。”
异域志:
书名。元周致中撰。二卷。致中,江陵今湖北荆州人,曾六次出使海外,熟悉各国人物风俗,因作此书。本名臝虫录,后人重编时改今名。书共一百七十五条,涉及许多国家和民族,除采自山海经、酉阳杂俎、岭外代答、事林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