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年 (1369) 降嵩州置,属河南府。治所即今河南嵩县。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面积2981平方千米。人口52.3万。辖4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为陆浑戎地。西汉置陆浑县(治今嵩县东北陆浑北10里),属弘农郡。魏、晋属河南郡。东魏改为北陆浑县,属新城郡;又于伏流城置南陆浑县,治今嵩县东北陆浑。武定初置伊阳郡,治南陆浑县。隋开皇初,并北陆浑县入南陆浑县,改为伏流县。大业初改伏流县为陆浑县,属河南郡,废伊阳郡。唐先天元年(712年)析陆浑县置伊阳县,属河南府。故治在今县西南旧县。五代时废陆浑县入伊阳县。北宋属河南府。南宋绍兴时置顺州,治所在伊阳县。金天德三年(1151年)移今嵩县治,改顺州为嵩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伊阳县入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嵩州为嵩县(治今嵩县老城),以地处嵩山之西得名。《寰宇通志》:嵩县“以在嵩岳之西,故名”。属河南府。清因之。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61年属洛阳专区。1960年建陆浑水库,老城被淹,于老城西南附近建新城,即今嵩县县城。1969年属洛阳地区,1986年属洛阳市。地处伏牛山、熊耳山区和伏牛山东北部低山丘陵区,伊河、北汝河流经境内,北部有陆浑水库。属南温带湿润气候。产小麦、玉米、甘薯为主。山区多林木,林业用地占全县面积的61%,产泡桐、山茱萸、核桃、板栗、苹果等。矿产有黄金、萤石、重晶石、大理石等。有机械、面粉、丝绸、编织、铁木等厂和采矿业。永西、洛卢公路横贯县境。名胜古迹有伊尹祠、程颢和程颐故里、铺沟石窟、庆安寺、五顷寺等。县境南部有白云山风景区和龙池漫自然保护区。
姑墨州都督府:
亦作和墨 默 州都督府。唐龙朔元年 661 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怛没城 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境阿姆河北岸铁尔梅兹。8世纪中废。 又作和墨州都督府。唐羁縻都督府名。龙朔元年661年置,治怛没国怛没城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