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和光同尘】和光同尘解释,和光同尘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和光同尘】和光同尘解释,和光同尘来历出处


《老子》:“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王弼注:“无所特显,则物无所偏争也;无所特贱,则物无所偏耻也。”吴澄注:“和,犹平也,掩抑之意;同,谓齐等而与之不异也。镜受尘者不光,凡光者终必暗,故先自掩其光以同乎彼之尘,不欲其光也,则亦终无暗之时矣。”后以“和光同尘”指掩抑锋芒,随俗而处。《后汉书.张奂传》:”吾前后仕进,十要银艾,不能和光同尘,为谗邪所忌。”


并列 收敛锋芒,随俗行事。语本《老子》4章:“和其光,同其尘。”王弼注:“无所特显,则物无所偏争也;无所特贱,则物无所偏耻也。”吴澄注:“和,犹平也,掩抑之意;同,谓齐等而与之不异也。镜受尘者不光,凡光者终必暗,故先自掩其光以同乎彼之尘,不欲其光也,则亦终无暗之时矣。”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自己也明知道违了‘和光同尘’的古训了,但我就是这样,并不想以骑墙或阴柔来买人尊敬。”△多用于形容人的行迹。↔抚尘走俗

  • 【和光】: 1.谓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后汉书·王允传:“公与 董太师 并位俱封,而独崇高节,岂和光之道邪?” 晋葛洪 抱朴子·释滞:“内寳养生之道,外则和光於世。”魏书·释老志:“和光六道,同尘万类。” 唐王维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诗:“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参见“ 和光同尘 ”。2.共同照耀。 唐韦展 日月如合璧赋:“分则列照於三无,聚则和光於六合。”3.柔和的光辉。 宋苏轼 妒佳月诗:
  • 【同尘】: 1.谓如灰尘之混杂异物。比喻混一、统一。语本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魏源 本义:“以尘之至杂而无所不同,则於万物无所异矣。” 三国魏曹植 帝尧赞:“克平 共工 ,万国同尘。”2.比喻与万物一体。 唐钱起 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诗:“从宦辞人事,同尘即道心。”3.比喻混同于尘俗,不立异趣。 唐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道尊德贵,挫鋭同尘。”4.同路;同行。 晋杨方 合欢

  • 南郭滥竽充:

    谓无真才实学而虚充其数。吴宗济敬祝了一吾师八十华诞调寄八声甘州词: “愧门墙旧到,南郭滥竽充。看令后亲承教诲,升堂附骥效微功。”参见:○滥竽充数


    历史典故【和光同尘】和光同尘解释,和光同尘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师婚】师婚解释,师婚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师婚】师婚解释,师婚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师婚】师婚解释,师婚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和光同尘】和光同尘解释,和光同尘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金屋娇】金屋娇解释,金屋娇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金屋娇】金屋娇解释,金屋娇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金屋娇】金屋娇解释,金屋娇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和光同尘】和光同尘解释,和光同尘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子产有辞郑国赖之】子产有辞郑国赖之解释,子产有辞郑国赖之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子产有辞郑国赖之】子产有辞郑国赖之解释,子产有辞郑国赖之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子产有辞郑国赖之】子产有辞郑国赖之解释,子产有辞郑国赖之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和光同尘】和光同尘解释,和光同尘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时运不齐】时运不齐解释,时运不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时运不齐】时运不齐解释,时运不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时运不齐】时运不齐解释,时运不齐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和光同尘】和光同尘解释,和光同尘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盐梅相成】盐梅相成解释,盐梅相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盐梅相成】盐梅相成解释,盐梅相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盐梅相成】盐梅相成解释,盐梅相成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和光同尘】和光同尘解释,和光同尘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许询】许询解释,许询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许询】许询解释,许询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许询】许询解释,许询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