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虞城(吴、虞古相通)。周初封虞国于此,春秋时为晋所灭。《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大阳县注:“吴山在西,上有吴城,周武王封太伯后于此,是为虞公。为晋所灭。”战国属魏。在今山西平陆县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三年(前254),“秦使摎伐魏,取吴城”,即此。
明皇杂录:
书名。唐郑处诲晦撰。处诲,字延美,河南荥阳人。本书原三篇。今本二卷,二十八条,补遗或称别录一卷,十二条。另有逸文三十余条。以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叙事未详,因重纂此编。书成于大中九年855。记玄宗开元、天
历史知识即虞城(吴、虞古相通)。周初封虞国于此,春秋时为晋所灭。《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大阳县注:“吴山在西,上有吴城,周武王封太伯后于此,是为虞公。为晋所灭。”战国属魏。在今山西平陆县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三年(前254),“秦使摎伐魏,取吴城”,即此。
明皇杂录:
书名。唐郑处诲晦撰。处诲,字延美,河南荥阳人。本书原三篇。今本二卷,二十八条,补遗或称别录一卷,十二条。另有逸文三十余条。以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叙事未详,因重纂此编。书成于大中九年855。记玄宗开元、天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