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晋潘岳《关中诗》: “虎视眈眈,威彼好畤。” ●《易·颐》:“六6*四,颠颐,吉; 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6*四: 《易》爻题。眈眈: 专一注视之状。逐逐: 接连不绝。“六6*四” 爻认为,上者问下求养,再用来养下,吉祥,就象老虎专一注视,需求接连不绝,必定无祸。
述补 像老虎一样凶狠地盯着。比喻目光凶狠、贪婪。语出《易经·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红楼梦》45回:“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贬义。多用于形容目光。→虎视鹰瞵。也作“眈眈虎视”、“虎视耽耽”。
随文释义:
偏正 根据文章的上下文,对某个词语的含义作出解释。宋·陈亮郑景望〈书说〉序:“尚书最难看,盖难得胸臆如此之大;若只解文义则不难。自孔安国以下,为之解者殆万余家,~,人有取焉。”△用于训诂方面。也作“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