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后以“焦桐”常作为瑶琴的代称。
宋.胡宿《长卿》诗:“已托焦桐传密意,更因残札寄遗忠。”
心满愿足:
见“心满意足”。宋·无名氏张协状元42出:“我们得那女儿在此,真个~。”
历史典故《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后以“焦桐”常作为瑶琴的代称。
宋.胡宿《长卿》诗:“已托焦桐传密意,更因残札寄遗忠。”
心满愿足:
见“心满意足”。宋·无名氏张协状元42出:“我们得那女儿在此,真个~。”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