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赵策一》载:春秋时,晋毕阳的孙子豫让,投奔知伯后,知伯很宠爱他。后来赵襄子杀死了知伯,并且拿他的头颅作为饮器。豫让为了给知伯报仇,便漆身吞炭,改变音容,伺机刺杀赵襄子,未遂。后来,在一座桥下行刺时,被赵襄子抓获,他对赵襄子说:“‘臣闻明主不掩之人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指前次行刺被释),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指本次行刺),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指虽有此心,但不敢希望能达到目的),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
此事又见《史记.刺客列传.豫让传》。
豫让为智伯报仇,两次刺杀赵襄子不成,提出“斩空衣”,不过是象征性地为知伯报了仇,安慰自己的心。后因以“斩空衣”用为为知己报仇精神执着的典故,也可以比喻报仇不果。
唐李白《东海有勇妇》诗:“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六奇计:
同“六出奇计”。宋 哀长吉齐天乐.贺人入赘词:“万卷书传,六奇计运,冰玉炯然清润。”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