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形迹,不露真相。宋 王谠《唐语林.豪爽》:“狡吏奸豪,潜形匿迹。”亦作“潜形匿影”、“潜形谲迹”。《文献通考.职役二》:“为民者以寇戎视其吏,潜形匿影,日虞怀壁之为殃。”明 唐顺之《答曾石塘总制书》之三:“大略以为千里而袭人必潜形匿影,乘其不备,而后可以得志。”明 刘基《巫山高》诗:“潜形谲迹托梦寐,变幻涕泪成琼瑰。”
见“潜骸窜影”。宋·王谠《唐语林·豪爽》:“持法清峻,犯之者无宥,有严张之风也。狡吏奸豪,潜形匿迹。”
精卫:
源见“精卫填海”。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鸟名。后多以借指有仇恨志在必报或不畏艰难、奋斗不懈之人。元 张昱感事诗之一:“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明 边贡谒文山祠诗:“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潮。
历史典故